年銷售額超8億元 蒙藥年產值與苗藥藏藥存較大差距
發布時間: 2016-08-19 瀏覽次數: 1395
醫藥網8月19日訊 8月17日,記者從正在內蒙古通遼召開的內蒙古第二屆蒙醫藥產業博覽會上獲悉,近年內蒙古蒙藥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并取得明顯成效,目前蒙藥年銷售額已近8.3億元。
目前,內蒙古藥材種植面積已達30多萬畝,種植肉蓯蓉、黃芪、甘草、防風等22種道地藥材。內蒙古當前有蒙藥生產企業18家,注冊蒙藥品種128個,常年生產的品種近70種,年銷售額達5.3億元。珍寶丸、保利爾、扎沖十三位等單品種銷售突破5000萬元。此外,內蒙古共有醫療機構蒙藥制劑室54家,制劑批準文號4765個,蒙藥制劑年銷售額近3億元。
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院長奧·烏力吉分析認為,從縱向看,內蒙古蒙藥產業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形成了蓬勃發展之勢,年銷售額正在不斷遞增。但從橫向比較來看,內蒙古蒙藥的年產值不足10億元,而青海藏藥的年產值約是它的3倍,貴州苗藥的年產值至少是它的15倍。因此,同其他民族藥相比,內蒙古蒙藥產業仍存在較大差距。
對此,奧·烏力吉中提出,中國蒙醫藥的發展需要合作,不僅僅是專業隊伍之間的合作,還有學科之間、地區之間、國家之間的合作。他說:“我國的‘一帶一路’是蒙醫藥發展的新機遇,我們應該把握好這個機會,不斷完善自己的同時還與國際上的醫藥學相互合作交流,不斷提升國際地位。”
日本杏林大學醫學部教授神谷茂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比起治病,蒙醫藥在預防疾病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未來,蒙醫藥是大有可為的,但現階段,中國內蒙古蒙醫藥學的研究和發展還應該加強和中醫藥、西醫藥結合研究。
對于蒙醫藥國際合作發展,蒙古國國立醫科大學蒙醫藥學院院長次仁達布嘎表示,蒙醫藥全球化發展需要蒙中兩國的共同努力。他說:“目前,世界上對傳統蒙醫藥學的認識還不夠,傳統蒙醫藥學的全球化必須依靠完善的科學理論體系,這方面需要蒙中兩國共同努力,中國的蒙醫藥學經驗豐富,在兩國的共同努力下把蒙醫藥學推向世界,造福世界人民。”
內蒙古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楊璽介紹,“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將從推動蒙藥綠色健康產業發展、推進蒙藥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大蒙藥科研開發力度、開拓蒙藥國際國內市場、推動蒙藥產業重點項目落實等五個方面著力,努力推動內蒙古蒙藥產業快速發展。他表示,“十三五”時期內蒙古計劃每年投入1億元,重點打造蒙藥新藥開發等十大工程,在提高蒙藥的安全質量和品牌形象的同時,使蒙藥產業向民族藥前列邁進。
內蒙古政府副主席劉新樂表示,當前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為蒙醫、蒙藥走向世界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內蒙古將積極實施蒙藥“走出去”戰略,順勢而為、主動作為、積極有為,努力把內蒙古建成國內外蒙藥“學、研、產、用”結合的紐帶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