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7-04-21 瀏覽次數: 2675
其中,各子行業中,增長最快的是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化學原料藥、中成藥、制藥設備的增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38家藥企賺翻了
最具含金量的利潤統計來看,2016年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216.43億元,同比增長15.57%,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3.35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工業整體增速7.07個百分點。各子行業中,增長最快的是化學原料藥,制藥設備出現負增長。2016年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主營收入利潤率為10.85%,較上年有所提升,高于全國工業整體水平4.88個百分點。
這一點從上市公司的利潤統計也得到印證。
根據報道,截至4月19日,在214家A股醫藥上市公司中,已有187家披露2016年業績預告。其中,114家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包括38家凈利潤預增幅度超過100%;51家下滑,不少公司下滑幅度較大;22家不確定——意味著近兩年增速下滑的醫藥工業已逐步渡過“寒冬”。
中國證券報報道顯示,根據財匯大數據終端統計數據,上述187家公司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平均增長約7.5%,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平均增長9.5%。
在這187家公司中,凈利潤預增的公司114家,占比約六成。其中,38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增幅超過100%,包括廣譽遠、國農科技、宜華健康、廣濟藥業、太極集團等。
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多數企業是銷售規模擴大及新品上市、外延式擴張并表后帶來的利潤增長。這些公司的凈利潤規模基本在4000萬元以上。廣譽遠預計凈利潤為9800萬元,增幅達到47倍。
30家公司凈利潤預增幅度在30%-100%之間,包括亞太藥業、博暉創新、精華制藥、億帆醫藥等。這些公司業績增長主要在于收購資產并表,或銷售規模擴大帶來凈利潤上漲。而九安醫療與東北制藥屬于扭虧類型。
此外,51家公司凈利潤預計下滑,占比約三成,包括嘉應制藥、北陸藥業、利德曼、中源協和、博濟醫藥、海正藥業、雙成藥業等。其中,海正藥業、雙成藥業下滑均超過500%。
工信部數據還顯示,2016年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948.80億元,同比增長7.26%,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3.66個百分點。根據海關進出口數據,2016年醫藥產品出口額為554.14億美元,同比減少1.82%,增速較上年下降4.52個百分點。
而行業內固定資產投資也開始回暖活躍。
2016年醫藥制造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299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較上年下降3.5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工業整體增速4.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