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規劃今年發布 國產醫療器械發展值得期待
發布時間: 2016-09-02 瀏覽次數: 1277
醫藥網9月2日訊 醫療器械今年以來頻獲政策支持。繼“十三五”規劃綱要將國產醫療器械提升至國家戰略位置后,《“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下稱《規劃》)也將于今年發布。
日前,科技部社發司在北京組織召開《規劃》征求意見座談會,會上介紹了《規劃》的框架和內容。按照總體工作安排,《規劃》在進一步修改完善征求部門意見后,將于今年正式發布。
“今年的醫療器械,受到了明顯來自政策的支持。未來國產醫療器械的增長值得期待。”德邦證券分析師傅濤表示,不管是“十三五”規劃綱要,還是“中國制造”提升計劃等等,都將國產醫療器械的創新研發、質量升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家戰略的位置。在使用方,在醫改試點省湖南、試點城市山東濟南、以及首都北京等的醫改方案中,都提出鼓勵優先采用國產設備。此外,從國家衛計委最新出臺的醫院控費來看,控費措施重點之一就是優先采購國產高值耗材。
根據7月12日工信部發布的《2016年1-4月份醫藥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今年1至4月,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679.23億元,同比增長10.4%,高于全國工業整體增速8.1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0.89個百分點。各子行業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最快的是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中藥飲片。
“各子行業中,利潤增長最快的是化學原料藥、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醫療器械主營業務增速和利潤增速都位于前列。”太平洋證券分析師景瑩表示看好醫療器械企業長期發展趨勢,建議關注魚躍醫療、博暉創新、萬孚生物、潤達醫療等優質醫療器械企業。
國家工信部8月份公布了《關于印發制造業創新中心等5大工程實施指南的通知》,其中,高性能醫療器械為五大工程中的高端裝備創新工程中11個重點領域之一。高性能醫療器械包括數字影像設備、臨床檢驗設備、先進治療裝備、植介入器械及材料、健康監測設備五大類。
該指南提出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的目標,即到2020年,培育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5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在10%以上的領軍企業,每家企業均擁有年銷售額超3億元單系列品種,各自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進入前5位,支持10家國產診療設備企業在全國試點建設一批應用示范中心,建設10個產學研醫協同創新示范中心,建成10個服務于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的公共服務平臺。
“目前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市場主要由外資企業領導,《指南》提出的五大類五類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也正是針對高端醫療器械市場。”華創證券分析師宋凱認為,明確發展目標,相關政策可期,長期看好在該領域具有雄厚研發實力的企業,并持續好看冠昊生物作為國內生物材料龍頭在該政策下的發展前景。
華創證券統計了報告期內相關企業的營收和研發情況,近年營業收入超過15億的公司有魚躍醫療、尚榮醫療、樂普醫療、東富龍、山東藥玻、新華醫療、潤達醫療、迪安診斷、西隴科學9家,研發投入超過10%的有理邦儀器、冠昊生物、凱利泰、楚天科技、九安醫療、迪瑞醫療、萬孚生物、達安基因、博暉創新9家,但沒有一家同時符合指南要求。